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478篇
农学   205篇
基础科学   319篇
  751篇
综合类   1188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360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4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蛇行试验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SC.ADAMS/CAR建立了前后悬架、转向、动力等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组装成整车虚拟样机系统模型。通过驾驶员控制文件DCF和驾驶员控制数据文件DCD的配合使用,设置驾驶员-汽车-外界环境闭环系统的蛇行路径,最后按照国家标准对整车进行蛇行试验仿真,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2.
田勇燕  周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11-13913
对徐州市1999年和2012年间鸟的种类和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两次调查结果表明,总的种数变化不大,但种的组成变化较大,两次调查中均出现的种仅占总种数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73.
对引种的泡泡树4个品种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及生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株结果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当前单株结果量和果实性状表现,筛选出Mary Foos Johnson和Overleese两个早期丰产的优良品种;同时发现各品种之间果实横径和纵径大小存在差异。4个泡泡树品种的纵横径变化在泡泡果实成熟前期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4.
赣南脐橙园蜘蛛已知13科38种。脐橙树冠层蜘蛛优势种有3种,其中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全年以5 - 6月及9 - 10月份的发生数量最大;斑管巢蛛(Clubiona deletrix)在7 - 10月份发生量较大,2 - 3月份的数量明显减少;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在4月和12月份的种群数量较多,而6 - 9月份较少见到。地面层蜘蛛优势种有2种,其中草间钻头蛛的季节消长同样具有两个高峰期,但跨度较少,仅在6月份和10月份出现;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种群数量在3月份达到最高峰,在12月份处于低谷。不同季节脐橙树冠层草间钻头蛛和斑管巢蛛的发生数量都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鳞纹肖蛸的季节发生数量与平均气温间为显著负相关;地面层拟水狼蛛的数量季节变动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Exudation of organic acids by the roots of three rice cultivars grown in three soils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P) status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rhizospheric P dynamics and P uptake by the ric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Quantum root exudates from all the rice cultivar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21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an at panicle initiation or flowering stages. Malic acid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organic acid present in the rice root exudates (10.3 to 89.5 μmol plant?1 d?1), followed by tartaric, citric, and acetic acids. Greater exudation of organic acids from rice grown in P-deficient soil by all the rice cultivars suggested response of rice plant to P stres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ease of organic acids in the root exudates of rice plants can extract P from strongly adsorbed soil P fraction, thereby increasing native soil P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ing adequate P nutrition for the growing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7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investigated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a tea tree plantation in Ailao Mountains, which was dominated by Fagaceae (Castanopsis wattii and Lithocarpus xylocarpus).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studied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December 2006 at different depths (from 0–150 cm) with a neutron prob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was usually higher than in the tea tree plantation in the dry season, whereas it was lower than the tea tree plantation in the rainy season. In addition, mean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depth dependent, and in the 10–50 cm layer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was due to the active root zone within this depth area in two types of land use. From 50–150 cm,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was slightly increasing in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r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tea tree plantation. Our study also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higher and more stable under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han the tea tree plantation, hence we stress that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olding soil mois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相似文献   
77.
何淼  古德祥 《昆虫天敌》1990,12(2):91-94
文中根据稻田青蛙种群密度消长调查和蛙胃解剖内容物的分析,评价了稻田青蛙对主要水稻害虫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8.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区 ,水资源十分匮乏。若能有效的控制塔里木河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张 ,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则能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 ,这对塔里木河流域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为上游耕地现状和趋势发展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本文利用 1 95 9年、1 983年、1 992年和 1 996年四个时期的航片及卫片资料 ,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典型图幅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和居民点面积逐年扩大 ,湖泊面积明显缩小 ,而天然植被面积趋于缩小 ,难利用面积变化不大。为此 ,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目前这种耕地继续扩张趋势 ,同时加强植被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9.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在水稻的不同发育期存在差异。其空间分布主要由稻田蜘蛛本身的扩散程度及生殖 ,游猎型和定居型数量的多寡 ,主要目标害虫的数量及其分布 ,栖息环境的变化及其耕作方式和稻田蜘蛛的种群密度及其种间竞争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80.
不同生境中稻飞虱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菊酯类农药对水稻螟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引起稻飞虱的更大发生。作者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对稻飞虱高效的噻嗪酮等杀虫剂和对稻飞虱不同抗感水平的水稻品种组成不同的化学、品种环境,系统观察稻飞虱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农药,稻飞虱种群增长量不一样。同一农药,不同水稻品种,稻飞虱的发生亦不同。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用到感虫品种上,有利因子重叠,稻飞虱的发生量最大;用到中抗品种上,有利因子与不利因子重叠,有效地抑制稻飞虱种群的增长。先将溴氰菊酯喷洒到感虫品种上,10天后再用噻嗪酮,两个有利因子重叠后再加一不利因子,仍可控制稻飞虱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